在山谷里,有一支竹笛,静静立于枯木之上。它曾经被一位老乐师吹响,把山风、鸟鸣都融入曲调,因此被人敬仰。但因为年深日久,竹笛无人问津,人们改奏琵琶、小提琴,它只剩下沉寂。隔溪的流水常年哗哗,有时也流到竹笛下游,轻轻拍打枯木,发出微弱回声。竹笛听了,便召唤溪水说:“你如此汹涌,却自流潺潺;我曾被人吹奏,却今无人问津。咱们不如结合:你带水声,我借流水共鸣,我便复活。”
溪水答应了。雨后,溪水涨起,把竹笛底端淹没,水流从笛孔轻轻穿过,让风、流水和吹奏似的微音混合在一起。山谷人若在夜里行走,便听见一种神秘幽曲,似有笛声似有水音,吸引他们前来靠近。人们扶起竹笛,给它除尘,又分几次把笛音与流水作曲合音。竹笛重新被人高举吹奏,而溪水也因引人探谷,吸引游客来到河畔。山谷重新热闹,溪声与笛音交织成新的山歌。
寓意:独自沉寂可能被人遗忘,合作共鸣才能重获声音与生命。两者若能相互借力,就能让各自的价值重现,也能创造出比单一更动人的和声。



